兴农记2023⑤|胶州好“菇”事:从秸秆种菇到菌渣堆肥,蹚出生态循环农业创新路
盖滑柄脆的赤松茸,清香爽口的黑皮鸡枞菌,有“素中之荤”美誉的羊肚菌,肉厚嫩滑的猴头菇……每年春秋,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都生机尽展,数十种菌菇轮番“争艳”。这里的菌菇以秸秆、木屑作为菌包原料,坚持标准化种植管理,风味百变却不离鲜。当菌菇采收结束,剩下的菌渣经发酵腐熟后,会以有机肥的形式还田,既能防治病害,又能改良土壤。从秸秆种菇到菌渣堆肥,青岛的乡村振兴践行者们以一簇菌朵为契机,蹚出了一条“闭环式”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路径。
(资料图片)
木材下脚料“长”出食用菌
在胶州市铺集镇孙家村的菌菇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码放整齐,玉木耳和粉木耳密密匝匝地探出头来,外表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菌香。“这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两个木耳品种,玉木耳口感更加清脆,可以降血脂、防白发、预防胆结石等,而粉木耳是经人工驯化选育出的特色毛木耳新菌株,营养价值更高。”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军介绍,作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胶州综合试验站和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珍稀食用菌研发基地,合作社配有设施齐全的菌种分离、菌种培育实验室和现代化的菌种生产流水线,每年都会开展新菌种的引进、试验工作。
关于刘军的“菇”事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他经营着一家木器厂,看着堆满厂区的木屑、木粉等下脚料有些犯愁。一次偶然机会,刘军得知木屑可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便萌生了变废为宝的念头。“我在第一次听课学习时了解到,食用菌产业具有‘五不争’特性,即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这让我很受启发。”刘军便与多名股东共同成立合作社,试水食用菌种植。从工业跨行至农业,刘军走过的弯路自然不少,不出菇、烂菌棒等问题层出不穷,但这份扎根土地的笃定也助他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菌菜轮作打造循环农业闭环
2016年,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进入刘军的视野,其不仅市场前景向好,更是“吃”秸秆的“主力菌”。刘军遂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反复试种,终于研究出可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的赤松茸品种和配方,这也让刘军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路上走得愈加坚定。如今,其合作社种有草菇、平菇、香菇、灰树菇、猴头菇、黑皮鸡枞菌、赤松茸、羊肚菌等30余个菌种,平均1亩食用菌可消耗约50亩秸秆。
“这些就是菌菇采收后剩下的菌渣,我们下一步会按照一定比例把它们和牛粪、秸秆混合腐熟,制作成有机肥还田。”刘军介绍,菌渣有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可用于大白菜根肿病、马铃薯根结线虫病等病害的防治,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木耳出完之后,大棚里就继续种蔬菜和果木,很少招虫子。”他指着大棚外的麦田告诉记者,待麦子成熟后,合作社还将接着种植胶州大白菜,这些吃菌渣有机肥长大的大白菜口感格外鲜甜爽口,每年都供不应求。
从秸秆种菇到菌渣堆肥,再到菌菜轮作,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食用菌为杠杆,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闭环。“我们做循环农业的没有淡旺季概念,一年四季都很忙,虽然累,但却充满了获得感。”深耕农业近十年,刘军始终坚持取之于大地、归之于大地。
示范引领助力产业“菌”俏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第一批)、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山东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青岛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青岛市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自成立至今,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收获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并参与制订了多项地方标准规程。
作为一家以食用菌菌种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服务型企业,该合作社围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林地大球盖菇轻简化生产管理系统V1.0》《菌渣发酵腐熟菌剂管理系统》《菌渣有机肥还田综合管理系统》等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登记证书。此外,“秸秆轻简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和“控温菇棚长根菇绿色生产关键技术”还被山东省农业厅推荐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根据市场和种植户的需求,我们每年会拿出10%以上的销售额作为研发基金,用于食用菌、药用菌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试验,为种植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刘军介绍,合作社目前承担起了食用菌产业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试验、示范以及推广任务,以“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西海岸、平度、莱西等地区农户种植食用菌,不断践行生态循环农业的绿色发展理念。(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文 尹亚炜/图)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