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转型升级 福鞍股份标的去年扭亏为盈5831.53万元
经营业绩压力增大,福鞍股份(603315.SH)拟通过关联重组切入时下正热的新能源赛道,实现转型升级。
5月18日晚间,福鞍股份披露重组预案,上市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福鞍控股等合计持有的天全福鞍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天全福鞍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交易为关联并购。福鞍股份的控股股东福鞍控股持有天全福鞍40%股权,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虽然成立时间还不足三年,但天全福鞍已实现盈利。2021年,天全福鞍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净利润5831.53万元,同比扭亏。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福鞍股份首次收购控股股东资产。2019年7月,福鞍股份通过发行股份作价11.36亿元向福鞍控股收购其孙公司设计研究院100%股权。
尽管标的顺利完成三年业绩承诺,但受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因素影响,近两年福鞍股份仍出现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两年间整体降幅达到34%。
标的去年扭亏为盈5831.53万元
重组预案显示,此次福鞍股份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福鞍控股等合计持有的天全福鞍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天全福鞍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
目前,与标的资产有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以及本次交易发行股份的数量均尚未最终确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福鞍股份此次收购为关联交易。资料显示,天全福鞍成立于2019年5月,主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提供石墨化加工服务,下游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凯金能源、翔丰华、中科电气等国内主要的负极材料厂商,终端应用场景为动力电池、消费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
目前,福鞍股份的控股股东福鞍控股持有天全福鞍40%股权,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标的公司董事李士俊、总经理魏福俊分别持有标的20%、18%股份。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储能行业高歌猛进,下游锂电池行业以及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天全福鞍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3月,天全福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46.47万元、2.45亿元、1.08亿元,净利润-770.49万元、5831.53万元、2792.71万元。其中,2021年天全福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96倍,同时实现盈利。今年一季度,天全福鞍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就已达到去年全年的44%、48%。
原有业务毛利承压致净利持续下滑
对于福鞍股份而言,此次收购不仅意在增厚公司盈利能力,还有着业务转型升级的考量。
据了解,福鞍股份是一家主营重大技术装备配套大型铸钢件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拥有美国通用电气、日本东芝等20多家知名企业客户,2015年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但从2016年开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不算理想。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福鞍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3.46亿元、3.14亿元、3.35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5521万元、3441万元、889万元、938万元。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在下降,2018年由降转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92%、5.46%。
2019年7月,福鞍股份完成重组,公司通过发行股份作价11.36亿元向福鞍控股收购其孙公司设计研究院100%股权。彼时,交易对方承诺,2019年至2021年,设计研究院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3亿元、1.20亿元、1.34亿元。
设计研究院并表首年,福鞍股份业绩大增。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24.27%;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6.08%;扣非后净利润5758.33万元,同比增长2842.48%。
但次年,福鞍股份业绩再次出现下滑,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9.51亿元,同比增长6.06%、7.33%;净利润9921.92万元、7500.45万元,同比减少12.99%、24.41%,两年间整体降幅达到34%。其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549.68万元、6899.17万元,其中2021年同比减少19.3%。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并表后,设计研究院顺利完成了三年业绩承诺。但去年受到疫情及全球各因素影响,大宗材料涨幅较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福鞍股份原有的铸件产品毛利承压,拖累公司净利润继续下滑。
今年一季度,福鞍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减少5.68%;净利润1149.53万元,同比减少22.44%。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福鞍股份收购的天全福鞍,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易受到经济周期、供需关系、市场预期、政策变化等众多因素影响,产品价格具有较高波动性。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增加新业务的整合效果如何,依旧需要时间来考量。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