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中新网湘潭12月2日电(记者 傅煜) 初冬时节,在韶山市韶河之滨,不绝于耳的欢笑声与泊泊水流声相互唱和;青年水库边,如织游人的靓影与粼粼波光相揉相映。
2021年是强化河长制的关键之年,韶山市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全民治水,综合施策,使水环境持续改善,省控考核监测水环境质量全年达标率达到100%。一幅水质良好、河流畅通、岸线优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当地徐徐展开。
“全民治水”呵护碧水清流
“请莫把垃圾倒在这里啊……”家住湖南韶山市韶山村青年水库边的章金辉对一位村民提醒道。每天黄昏散步时,这位“民间河长”就在家附近义务巡查库岸与山坡之间沟里的卫生。
“也有不听劝的,我就请路人一起来评,人家不好意思,被制止一次两次后也不会乱倒垃圾了,毕竟环境是大家共享的。”章金辉说,在当地,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有很多,往水里丢纸巾、矿泉水瓶的情况已很少见了。
韶山市共有43条河流、53座水库、36条渠道、1075口山塘。为护好这一片碧水清流,韶山市探索建立全民治水模式,形成“市乡村三级河长+河道警长”组织架构,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巡河、部门联动、追责问责等制度,一体推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据悉,该市由市级党政领导担任“市级河长”,乡镇负责人担任“乡镇河长”,环保志愿者及社会公众人士担任“民间河长”,并由辖区派出所所长、教导员或干警担任“河道警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官民同治、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其中,各级河长作为河流总指挥长定期巡河,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民间河长作为河长的补充,履行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清洁员职责,及时发现、报告问题。
稻梦田园,大美韶山。 张敏 摄
“有次一位志愿者打来电话,说一台装建筑垃圾的拖拉机要在河边乱卸,我们马上叫村河长办的人过去制止,事情很快得到处理。”韶山市河长办副主任邹雄志说, 正是章金辉等“民间河长”们的共同努力,打通了河长制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各级河长、河长办履职尽责,当地要求县级河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1次开展巡河调研,对乡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期通报,对履职不到位者进行集体约谈。同时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民间河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全民管水治水。
综合治理让水面“长治久清”
韶河河道问题,表像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韶山市力求消除韶河上游的水质影响因素,高度重视坝前垃圾、岸坡垃圾、河道养殖、废水排放等可能导致水质变差的问题,整合生态清洁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不达标水体整治等项目资金,通过雨污分流、清淤整治和上游污染源治理,清除水库淤泥6.5万方,新建和修复管道18公里。今年上半年,青年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韶山灌渠、备用水源青沟水库水质也达到Ⅱ类,韶河断面水质优于Ⅲ类,辖区无劣V类水体。
通过综合治理,故居前的南岸塘、荷叶塘两口水塘,也解决了多年来水质不清澈的难题。
据悉,2018年以来,该市6处城镇黑臭水体已全部整治到位,并通过第三方水质检测;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7座,总投资3900万元,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站全覆盖;实施了10个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总投资9022万元,已完成投资7200万元。
“七公里韶河、十二座水坝,故居核心景区如今风光无限。今年我村能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精品乡村′,河长制工作功不可灭!”韶山乡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感慨地说。